搜尋結果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約有 2419 項的查詢結果
2021-10-22
Hy Stor Energy打造美國首個零碳綠色氫能儲存中心,Hy Stor Energy LP(簡稱「Hy Stor Energy」)今天宣布,將在美國大規模發展和推進綠色氫能的生產、儲存和輸送的使命。Hy Stor Energy將聯合其策略性合作夥伴Connor, Clark&Lunn Infr...
2021-10-22
陸首批氫能車通關 北京冬奧上路,大連海關20日披露,140輛氫燃料電池車近日在大連汽車碼頭順利通關入境。這是中國大陸首批進口的氫燃料電池車,將陸續運往北京,用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相關工作。 中新社報導,日前,北京市公布「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將依託2022年冬奧會及...
2021-10-22
專訪英國國際貿易部新任部長 台英合作商機 聚焦新能源車,英國國際貿易部新任部長茉丹特(Penny Mordaunt)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台英將於21日舉辦首屆氫能論壇,在未來低碳經濟時代,英國與臺灣有巨大的合作機會,英國將在2030年停止銷售燃油車,並發展成歐洲電動汽車供應鏈樞紐,臺灣可以發揮奈米技術...
2021-10-22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2050淨零碳排 是產業新商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20日表示,2050淨零碳排目標雖然是一大挑戰,卻也是產業的新商機,大家宜把握這至少30年不墜的市場。 劉文雄今天出席本報主辦的「2021科技論壇—新智慧、新轉型、新契機」,並以「2050淨零碳排產業新商機」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劉文雄...
2021-10-22
臺英攜手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合作,全球經濟面臨巨大的轉型,淨零碳排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願景;為配合2050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各國將氫能與燃料電池視為重要的發展策略。台灣經濟研究院和英國在台辦事處10月21日共同主辦、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夥伴聯盟(THFCP)和蘇格蘭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SHFCA)協...
2021-10-21
工研院「餘氫發電」零碳排 萬皓鵬:一年內完成驗證、搬進半導體場域施行,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4日開展,工研院研發的各項前瞻技術也逐一曝光,近年「淨零碳排」話題不斷,工研院也攜手國內各產業龍頭研發新技術,而半導體製程方面,也攜手工程設備大廠帆宣、氫能源商亞氫動力簽MOU推動餘氫發電技術,工研院綠能...
2021-10-21
美國能源部資助將核能轉化為清潔氫能的項目,該項目將由PNW Hydrogen LLC領導,並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Palo Verde核電站現場建立氫能生產設施。現場將有足以容納6噸氫氣的儲罐,相當於約200MWh的能量,當需求量大時,可將其轉換為電力並輸入電網。氫氣也將被「用於製造化學品和其他燃料...
2021-10-21
英國推動十大綠能科技計畫,已吸引超過58億英鎊外國投資,英國十大綠能科技計畫宣布後,迄今已吸引超過58億英鎊的外國投資。下週在倫敦舉行的全球投資峰會預計將吸引近200名綠色和創新產業投資者。根據國際貿易部最新數據顯示,由首相強森推動的十大計畫(Ten-Point Plan)帶動綠能投資熱潮,迄今吸引...
2021-10-21
全球首例!氫能將可能變便宜,日本團隊成功分離高純度氫,全球大力提倡節能減碳,除了太陽能外,「氫」不僅是自然界中最豐富的元素,也是新能源的關鍵發展項目之一,而這次日本東京大學的氫研究,做了什麼值得業界關注的事呢? 日本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陽光照射從水中分解出氫與氧的「光觸媒」作用,在100...
2021-10-21
協助降低碳排放 IEA:全球應提高氫能投資,國際能源署(IEA)呼籲,為協助降低碳排放,全球各國需要提高對氫能與其儲存鏈的投資。 總部位於巴黎的IEA發布報告指出,到目前為止,全球政府與民間只投注3千億美元在氫能研發與布局計畫。若要讓氫能成為淨零排放的策略之一,IEA預估到2030年前,針對這項能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