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給我轉型,其餘免談」 中油氫能發展不能輸的壓力

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全球若要實現淨零碳排,2050年氫能應佔整體能源組合13%,每年相關投資額須達到4,700億美元以上,標竿國家包含日本、南韓、英國、歐盟等,無不積極投訴資源布局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台灣中油身為台灣最大能源進口與供應業者,轉型腳步刻不容緩,更有不能輸的壓力。

「給我轉型,其餘免談」,台灣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副所長陳錦坤表示,中油的節能減碳壓力比誰都大,除了推展電動車充電站,也儘可能運用現有資源開發次世代能源。其中,台灣將氫能列為零碳排的12項關鍵戰略之一。目前台灣氫能發展策略有兩大模式,其一為「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模式,另一個則是結合產業公協會力量,並由國營事業以身作則。不論是哪一種模式,中油都符合標準。

現行加氫站有移動式(mobile)、可移動與模組式(transportable)、固定式(plant)等三種型態,目前中油預計在2023年底於高雄漁港路落成的示範站便採用可移動與模組式。

加氫站的組成複雜,包含氫氣集束瓶、氫槽車、加氫槍、預冷裝置、氫壓力容器、氫壓縮機等,而每一個環節的背後都與供應鏈有關係。台灣的氫能產業觸角可及之處相當廣,但上下游卻無法有效串連。這就好比當大家談到台積電時,不會單看「台積電」本身,而是會將上下游供應鏈都納入討論範圍。同理,台灣會產氫、儲氫,也有廠商在研究氫燃料電池,但是缺少點點相連的鏈接,因此成立氫能產業聯盟或相關法規有其必要。如日本有氫能基本戰略、南韓宣布國家氫經濟路線圖、美國豪擲90億美元建立區域氫能中心及供應鏈,這不僅有助於供應鏈聚焦發展方向,對於產業發展最重要的降低成本,也有相當大的助益。

此外,由於日本、南韓、歐盟等國發展氫能產業已久,因此民眾普遍對加氫站的安全性有信心。身為台灣氫能產業領頭羊,中油針對加氫站的安全對策也比照國際標準。包含與氫品質規範相關的ISO 14687:2019、氣態氫加氫站相關(含一般要求、配件/閥件、氫品質與取樣、測試等)的ISO 19800:2020、加氫協定(各式車輛加氫協定、通訊等)相關的SAE J2601:2020。

其中,陳錦坤表示,之所以選定可移動與模組式加氫站,乃因其具有佔地面積小、投資成本低、機動靈活、效能可靠、施工工期短、裝置安裝方便等優點。目前設計的供氫能力為60~80kg H2/天,每天約可服務2輛大型巴士或10輛乘用車。而現行的高雄漁港路LPG加氣站具有泵島、消防設備等既有設施、具備高壓氣體相關合格證照的操作人員等,是為示範場域最佳地點。

此外,針對ISO 14687:2019部分,中油參考國外已取得ISO 17025認證的實驗室之分析方法與檢測儀器,建立氫品質檢測實驗室,便是希望從頭開始確保供氫品質。

針對未來發展,陳錦坤表示,中油身為氫能產業示範先行者,將帶頭建立技術基礎,確認維運工作之餘,也協助完善氫能法規,但製氫、儲氫後也需要用氫,期望未來可以建立良好商業模式,協助台灣企業邁向減碳、零碳,最後產業得以完整鏈結,打造氫能社會。

資料來源:DIGITIME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