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邁向2050能源轉型 天然氣對臺灣愈來愈重要

從台電官網資料來看,以去年為例,臺灣發電近80%仰賴火力發電(包括燃煤、燃氣和燃油)、12.7%為核能,其餘主要為再生能源。

相較加拿大、挪威和紐西蘭,光靠境內河川湖泊進行水力發電,就能支持一半以上的用電量,臺灣因為天然資源不足,高達98%的能源必須仰賴進口。「仔細推想下去,就會發現能源其實是國安議題。」中油公司副總經理廖惠貞說。

深入再看火力發電部分,天然氣因為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燃煤的一半,加上硫氧化物(SOx)、PM2.5皆偏低,從2019年開始一躍成為臺灣的發電主力。每年進口的天然氣,八成都用在發電。

然而,這個狀況卻愈見吃緊。

廖惠貞攤開中油輸配氣生產系統圖,仔細數算著,從高雄永安接收站一路往北,有長達237公里的海上管線直達苗栗通霄後、還有許多陸管再往北支援、而臺中接收站也拉了135公里的海管經過通霄往桃園大潭。盤據在西半部,這些有如接力賽般連綿不絕的天然氣管線加上南北共50座配氣站,支撐起全臺灣天然氣用氣需求以及臺灣近四成的發電量。

「目前永安、臺中接收站都是滿!滿!滿!全天24小時上線,負載率高達115%。」她指出,等到桃園觀塘第三個接收站完成,就能讓既有機組有時間輪休、維修,以及將負載率降至60~70%,循序漸進改變南氣北送及中氣北送的現況,減省長途運輸造成的能耗及操作風險,終而達成能源安全、能源轉型的目標。

「這兩年Covid-19横掃全球,能源界也有pandemic(大流行)興起,就是『2050淨零碳排』。」廖惠貞說,在這個不可抵擋的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下,從臺灣的天然資源條件推演未來情境,天然氣只會愈來愈重要。

氫就是個例子。廣存於地表,被喻為最潔淨的能源,現在歐盟、美國、澳洲、日本等國家,都在積極開發相關技術,搶攻下一世代的氫經濟。即便沒辦法一步到位例如純氫發電,但在天然氣發電裡加入10~30%的氫,也有減碳效果。

在能源產業待了30多年,廖惠貞現在帶領中油氫能源專案小組,對現在國內外正在推行的相關實驗、技術掌握得很清楚。

她提到,產業界依照氫氣來源不同之區分為灰氫、藍氫及綠氫;扣除將水電解提取綠氫,在臺灣其餘產氫的方式主要仍將從天然氣而來,「很多天然資源豐沛的國家都期許可以出口氫並成為Hydrogen hub(氫能中心),但現在都在初始階段,到要真正商業化、普及化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她觀察,在這一天來臨之前,臺灣必須要能自產一部分的氫,供國內科技、交通載具研發運用,而這同樣得回頭倚重天然氣。

現行三推方案:對供電影響最小,對藻礁保護最大

廖惠貞再以英國為例,英國有全世界最大的離岸風場,風力發電在2020年曾一度支援到其總發電量50%以上;但今年亦曾因為風力不足,發電量大減,造成電費一下子漲了7倍,飆破199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民眾苦不堪言,最後仍仰賴調度其他發電方式如燃氣發電來緊急支援。

「天然氣要做到穩定供應,很多時候必須依賴彈性調度, 而彈性調度就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廖惠貞分析,「臺灣得把發電所需天然氣的基礎建設蓋起來,有北、中、南三個接收站,才有條件往下去談淨零碳排。」

從經濟部公布的數據來看,少了三接,每年發電量將會少137億度,北部電力將出現缺口,影響科學園區、各工業區及北北基桃近1,000萬人用電需求;短少的部分,倘若以燃煤發電來彌補,則要多燒500萬噸煤,多年來臺灣公民合作,力抗空污的努力,又將倒退。

今年五月,行政院開記者會宣布三接再外推方案:包括在環評許可的範圍內,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工業港外推到離岸1.2公里外,既避開水下礁體,對沿岸潮間帶藻礁影響更小。

整體開發避開大潭藻礁、G1、G2區,岸邊工業區的開發範圍從232公頃變成23公頃,除聯外道路兩公頃外,都是既有填區,並將防波堤從7,133公尺減至6,026公尺。最後,外推工程經費再增加150億元,延後兩年半,於2025年6月供氣,儲油槽從4座減至2座,中油過渡時期將調整營運作法,提升天然氣相關設備的周轉率。

要紓解電力吃緊現況,需要天然氣;要減煤減空污,需要天然氣;要往下一代能源轉型,也倚賴天然氣,「不管你喜不喜歡,要跟上全球能源轉型腳步,臺灣已經沒有辦法走回頭路,這是個事實。」廖惠貞語重心長地呼籲。

「為達2050淨零碳排目標,國際上很多新技術大家都正在做,中油是能源進口公司,也沒有忽視國際趨勢的發展,但當我們在關心別人成就了甚麼的同時,我們也要了解這些條件臺灣有沒有?那我們臺灣又需要什麼?很多政策訂定必須有組合式思考;當然如何有一個可負擔的能源成本也是重要考量,因此找到最適合臺灣的組合也刻不容緩。非核家園、淨零碳排的能源目標已定,我們只有勇往直前一條路。」她堅定地作結。

資料來源:今周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