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氫氣的顏色密碼:綠氫、藍氫、灰氫傻傻分不清楚?

以後我們在公車站等車時,看見公車流暢地駛進車站時,我們不需要掩捂鼻口,因為它沒有了排放的臭氣污染?你能想像以後車子不是開去加油站,而是開去加氫站,而且只要加個 5 分鐘就能開個幾百公里?這不是不可能的任務,而是現在世界能源的新寵兒 – 氫能!

 

什麼是綠氫、藍氫、灰氫?

講到氫,可能大家知道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不能溶於水,也不會以單質形式存在,而是會以化合物的方式存在。也因為氫氣具有很高的燃燒熱,是所有燃料中最高的,氫氣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並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因此被視為一種潔淨能源。

既然說氫本身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那麼又為什麼還有綠氫、藍氫、灰氫的顏色區別?其實這邊指的綠氫、藍氫與灰氫並不是氫氣的顏色,而是依照它被製造的過程來做區分。根據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理事長 中山大學教授郭振坤說明,因為綠氫(Green Hydrogen)、灰氫(Gray Hydrogen)、藍氫(Blue Hydrogen)與藍綠氫(Turquoise Hydrgen)的製程不同,也使得產氫的排碳量有所差異。

 

灰氫,是目前 95% 以上氫氣所使用的製造方式,由天然氣搭配水蒸氣重組,而甲烷是最常使用的料源。這樣的方式優點是技術成熟、成本便宜,但缺點就是排放的副產物含有二氧化碳,不僅不符合現在國際的減碳趨勢,也有著被課徵碳稅或碳費的成本問題。

 

再來就是藍氫。藍氫是利用化石燃料製作氫氣,然後搭配二氧化碳捕獲、封存、再利用的機制成為低碳氫氣。優點是製程排放量符合國際需求,缺點就是要這樣的製作方式得考量到封存再利用的成本,也因此藍氫製造成本比灰氫高。

 

而綠氫光聽名字也能猜到,就是最符合環保規範的製作方式了。綠氫是利用再生能源 (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或水力發電) 將水電解,來得到氫氣與氧氣。優點就是製程幾乎無碳排放,生產規模也具有彈性,能夠協助整合再生能源循環利用。不過缺點就是水電解轉換效率僅有 70~80%,整體能源的利用率較低,以及現有的裝置成本也較高,因此綠氫的製造成本會是灰氫的 3~8 倍,目前國際間仍多為示範運行,還無法正式商用化。

 

 

雖然綠氫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氫,但目前成本極高,還無法商業使用。

 

除了灰氫、藍氫與綠氫,現在還有一個藍綠氫。藍綠氫是近幾年來的新創技術,利用熱裂解技術來將天然氣中的氫氣分離,並同步將二氧化碳形成固體碳儲存。這樣的優勢是能夠有效降低製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而二氧化碳轉為固體後也更方便存放或用於煉鋼等用途。但缺點是在熱裂解過程中需要大量燃料來產生熱能,這會導致能源使用效率低且技術成本高,熱能產生的方式如果可以將碳排放量降低,便能使藍綠氫達到減碳效果。

 

先求有 (藍氫),再求好 (綠氫) 嗎?

郭振坤教授進一步分享,鑑於氣候變遷對環境、人類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愈來愈大、愈來愈緊迫,全球已經有超過 130 多國提出「2050 淨零排放」的宣示與實際行動,臺灣也規劃出總電力 60~70% 為再生能源、9~12% 是氫能,加上碳捕捉之火力發電為 20~27%。然而根據能源署截至 111 年底的統計資料,臺灣的總發電量占比分別為,核能 8%、燃煤發電 27%、燃氣發電 34%、再生能源發電 (水力、風力、太陽能等) 31%。氫能要從無到有,占據相當分量,挑戰並不小。

 

 

經濟部能源署提供111 年發電概況,顯示氫能發展頗具挑戰。

 

那麼既然綠氫成本較高,目前也還在示範運行階段,無法正式商用化。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從藍氫著手?工研院綠能所萬皓鵬副所長表示,氫氣雖然主要還是由化石燃料 (天然氣) 轉製,但未來淨零趨勢下,將會以再生能源電解產氫 (綠氫) 及化石燃料轉製結合碳封存 (藍氫) 為主,來達到淨零目標,因此評估臺灣未來對氫氣的需求,除本土生產的氫氣外,「進口」將會是一個選擇。

 

工研院氫能小組評估,到 2050 年我國氫氣需求量約 406 萬公噸,氨約 315 萬公噸; 供給面能自產藍綠氫約 42% (171 萬公噸),進口液氫或氫載體約 58% (235 萬公噸),另外有進口氨約 315 萬公噸,提供發電專燒。由於國際液氫供應鏈最快在 2030 年以後才能達到商業化的程度,因此在 2030 年之前,國內氫能供給面就要以「自產氫」與「進口國際氫載體」這兩種方式來著手。

 

萬皓鵬副所長則是建議,在自產氫方面,可以從兩方面著手。第一、是有鑒於天然氣為我國目前主要的能源來源,且天然氣重組產氫技術已經是成熟技術,因此可以搭配 CO2 捕獲封存再利用等技術,來減少或降低淨 CO2 以協助國內在短期以較低成本擴大低碳氫能應用。第二、是搭配政府科研等計畫,建立氫能生產製造與應用示範園區(如經濟部能源署與工研院在的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推動的自產綠氫技術研發、長時間運轉示範,以及發展複合儲能調控等技術。)以配合我國再生能源設置集中區域 (如中部離岸風力發電等),規劃設置綠氫生產案場以提升自產氫量。

 

 

未來淨零趨勢下,將會以再生能源電解產氫 (綠氫) 及化石燃料轉製結合碳封存 (藍氫) 為主,來達到淨零目標。

 

在進口國際氫載體方面,目前國際以多元發展策略同步發展進口氫與氫載體(包括氨、甲基環乙烷等)。 其中液態氫雖已有日澳計畫小規模運輸試驗成功,但大規模液氫船體及運輸、液氫接收站等,均需要長期技術發展、建置及布設。在 2030 年前,各國多規劃以貿易較成熟的氨做為氫載體。 我國目前液氨主要由台肥等公司進口,多供工業及肥料應用,每年進口量約 68 萬公噸。台肥 2023 年 6 月已經自沙烏地阿拉伯 SABIC AN 公司進口全臺第一批低碳氨,規劃未來持續引進更多低碳氨; 且伴隨儲運需求加大,台肥也計畫投入 30 億元興建 2 座液氨儲槽, 讓整體儲存量可達 8 萬公噸,提供國內氫能應用需求。

 

萬皓鵬副所長不諱言,短期氫氣的來源不足而且價格昂貴、全球氫運輸方面目前也僅有日本與澳洲進入示範運行 、臺灣也尚缺乏如液氫接收站、 大型儲槽、及附屬設施(減壓、輸送)等氫能基礎設施,這些都是目前綠氫與藍氫所面臨的挑戰。

對此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執行秘書陳于高表示,中研院這幾年在研究「去碳製氫」的方法生產氫氣(這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藍綠氫),然後把氫氣用於燃燒發電的技術。藍綠氫的製造方式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製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二氧化碳轉為固體後,也能更方便存放或用於煉鋼等用途,這也就是去碳燃氫發電能發揮之最大優勢。首先去碳燃氫發電,將在發電廠中即產即用氫氣。另外去碳製氫具有能量淨利、去碳燃氫發電能放大零碳潔淨電力的優點。

什麼是能量淨利?能量淨利指的是在能源生產過程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後,剩餘的可用能量。

因去碳製氫能量有淨利的特性,利用去碳燃氫所獲之電力,再重新投入作為去碳燃氫發電,重複這個過程,將可達到 3 倍以上複利效果的零碳潔淨電的產出,可讓零碳潔淨電力總量以指數方式放大。因此去碳製氫能帶來更好的能量淨利與放大零碳潔淨電力的效果。去碳製氫產生的固態碳,還能夠作為工業材料、建材或填海造路使用,也可以作為儲備能源以備不時之需。

零碳 潔淨電力放大概念。

未來氫能市場發展的方向

那麼究竟氫能對一般民眾的生活,會帶來哪些更有感的改變?而在臺灣又要如何加速氫能市場的發展?

郭振坤教授認為在交通、儲能、農業、冶煉等方面,氫能將大顯身手。其中,對民眾最有感的改變會是交通。例如日本已經在推廣氫能源汽車,2021 年 8 月的東京奧運會期間也運用氫能源公車和計程車。臺灣從 2023 年起政府就開始支持氫能燃料電池巴士製作與運行,交通部力拚在 2024 年啟動氫能公車試辦運轉。以大車先於小(客)車的循序漸進做法,讓氫能源車運用在國道客運等長途運輸。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近期會完成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草案),為氫能公車在臺上路邁出第一步。農業方面,俗稱阿摩尼亞的氨氣,泛用於化學肥料,因爲有著燃燒後無碳排放又不易爆炸的特性,相較於氫氣,在儲運安全性上更具有優勢。氨氣是由氫氣和氮氣反應製成,延續前面所提及的藍綠氫製造原理,使用藍氫製成的氨氣,稱為「藍氨」;使用綠氫製成的氨氣,則稱為「綠氨」。因為氨氣的熱值與煤接近,所以能夠與煤共同混燒,也將會是另一種可取代燃煤發電的新興燃料。

未來在交通上,氫能將大顯身手。

萬皓鵬副所長更是建議能夠透過與企業 ESG、法規、碳費等方面著手,來提高企業應用誘因,積極發展氫能應用以加速工業減碳應用,並且參考及仿效日本、美國、澳洲等主要發展國家,集中政府產業推動與科研資源,來推動我國氫能區域應用,再加上與氫氣出口國持續推動雙邊 MOU、 貿易關係、來源保證、以技術研發推動大規模生產、並投入預算發展基礎設施等方式,來加速臺灣氫能市場的發展。

「使用氫能」雖然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但是「製造氫」卻會增加碳排。在全氫發電實現之前,我們能先做些什麼?「混氫發電提供的低碳電,應該是我國過渡時期氫能市場發展重點。」陳于高執行秘書認為,我國氫能的運用應以氫能發電為主,優先滿足零碳電市場需求。他進一步說明,由於去碳製氫可以即時調整混氫比例,如果高混氫比例的燃氣發電機研發上市,以中研院現有技術就能做到歐盟永續金融投資的低碳電標準(每度電少於 270 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積極使用綠氫是目前全球邁向淨零減碳的道路,在臺灣許多研究者與業者的共同努力下,看到氫能公車在街上穿梭、使用藍綠氫作為工業與農業用途的未來相信是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科技魅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