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氫能源是什麼?未來能源新趨勢,有望成為解決能源危機的新能源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淨零排放早已是各國一致的共同目標,綠色能源也成為許多國家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而在眾多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技術中,氫氣能源引起了廣泛關注,被視為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解決方案。特別是台灣一直以來過度依賴火力發電,導致碳排量居高不下,亟須增加綠能應用來降低碳排,但在綠能轉型的路上,不少人都憂心缺電的情況會再次發生。而氫能的特性,正可為台灣能源問題帶來一線曙光,藉由將自然能轉換為可儲存的綠氫,將有機會解決「受到天氣影響,導致綠能供應不穩定」的問題。

氫能源是什麼?氫氣能源種類、特性簡介

氫氣能源(hydrogenic energy),是一種以氫作為原料,透過燃料電池將化學能轉換為電力供人們使用的能源取得方式。不過,由於氫氣是易燃氣體,大眾對氫能的安全性容易因此產生疑慮,擔心運輸或產電過程不慎可能會引發爆炸。實際上,氫氣產電是以緩和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並非透過「燃燒氫氣」來產生熱能,因此也不會有引燃的風險。而相關的氫氣儲存運輸技術,在工業運用上也有多年的實踐,各種管線、儲存設施及技術都相當成熟,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是相當值得信賴的。

不過氫原子具有高度活性,一般會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例如常見的水(H₂O)、甲烷(CH₄)、乙醇(C₂H₆O)等,因此,想要利用氫能發電,就需要先將氫(H2)從以上化合物中提取出來,而目前廣泛應用的製氫技術,有電解法與蒸氣重組法兩種。

電解法

電解法顧名思義是將水進行電解,使氧離子與氫離子分開,以此來取得高純度氫氣。由於水為再生資源,若電解法的電力來源也能採用再生能源,就能實現真正的綠色能源,這也是各國綠色能源政策積極發展的方向。

蒸氣重組法

使用煤氣(CO)或天然氣(CH₄)加水蒸氣(H₂O)進行化學反應,產生氫氣(H₂)及一氧化碳(CO)或二氧化碳(CO₂),此種方法會排放大量碳元素到空氣中,是目前工業常用的製氫方式。

由於氫氣無色無味,我們會再根據氫氣的製作方式,加上顏色後進行區分,常見的有以下3種類型:

●灰氫

此為目前最常見的氫氣製作方式,大多數工業用氫都是以這種方式製造。此法的製氫原料為天然氣與水蒸氣,透過化學反應轉化出氫氣,成本相對來說較低,但同時也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與目前的國際綠能趨勢背道而馳。

●藍氫

藍氫與灰氫一樣,同為利用石化燃料產生氫氣,但在排放碳的過程中,會加入「碳捕集(或稱碳捕捉)程序」,將產生出的二氧化碳封存,降低對大氣的污染。簡單來說,只要在氫氣製作過程中,加入碳捕集技術的氫氣,就能稱之為「藍氫」。

●綠氫

原料為水,利用再生能源將水電解後產生氫氣,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碳排量,是最環保的氫氣製造方式,但因為再生能源的產能不穩定,也是目前成本最高的氫氣。

雖然將電力轉為氫能儲存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且安全,但礙於再生能源及製綠氫設備成本高昂,導致綠氫售價偏高,尚難以普及到工業應用,而灰氫、藍氫,在製作過程中又會產生碳排,對環境仍會造成一定負擔。因此,目前氫能仍被歸類為「準綠電」,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能源」。長期關注台灣氫能佈局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呼籲政府,不單要注重再生能源的「綠氫」,也需要將有減碳功能的灰氫、藍氫納入氫能發展考量,才能加快氫能產業鏈的發展,擴大產能、促成規模經濟,進一步促使氫能普及,讓所有人都受惠。

alt="氫氣能源取得氫氣的方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氫氣能源取得氫氣的方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氫能發電能帶來什麼影響?台灣氫能布局概況

2015年各國通過《巴黎協定》,目標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讓地球不再發燒。而2021年世界地球日時,蔡英文總統也宣布,台灣企業需跟上世界腳步,並於2050年前實現「綠色轉型」,與全世界一起為達成淨零碳排而努力。

淨零排放首要目標為減少碳排量,其中,工業、交通使用石化燃料的碳排量,就佔了全球碳排量的6成,亟須尋找低碳排能源替代。而不會產生碳排、易於調度的氫能,就成為替代石化燃料的最佳首選。台灣在2022年已將氫氣能源應用,納入「淨零12項關鍵戰略」中的重點項目之一,並建立「氫能推動小組」,從氫氣應用、氫氣供給、氫氣基礎設施,3面向布局8項推動氫能的措施。

日前,台電與多家公司合作,導入氫能技術的測試與研發,同時,中油也在興建加氫示範站,政府則負責穿針引線,輔助並協調各單位配合。由此可見政府對於推動氫能的積極行動與決心,而多家企業也順著趨勢,開始評估廠房改建計畫與氫能運用方式。這次的能源革新,不僅將改善環境,也啟發了許多產業進行綠色轉型,或許用不了多久,氫能將普及到生活周遭的每個角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如何掌握氫能再生能源?從氫能巴士到半導體產業,發現更多綠能價值

alt="氫能巴士加氫站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氫能巴士加氫站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氫能未來將成為石油經濟體系的替代品,這使世界各國不得不重新審視能源政策,例如首當其衝的石油輸出國,正積極尋求他國合作,以「轉型為氫能輸出國」為目標。而擁有豐富再生能源的國家,也積極提升綠氫產量,為淨零碳排盡一份心力。在各國的活躍參與及努力下,氫氣產能正穩定提升,但為什麼氫能會如此重要,全世界都在積極發展呢?以下5點原因相信能幫助各位解惑。

1.氫燃料電池反應後僅會產生水,不會與碳結合排放至大氣中。
2.氫氣可以透過電解水來取得,不用擔心會有資源枯竭的一天。
3.氫可作為電能的載體,且具有容易調度及長期儲存的特性。
4.氫氣透過氫燃料電池每公斤產生的能量,是石油的3倍、天然氣的5倍。
5.氫氣不僅能作為能源,同時也是化工產業的重要原料。

雖然目前綠氫價格過高還無法普及,但在各國政府與民間單位的努力下,未來綠電瞬間產電量提升後,就能透過水電解的方式產生綠氫,將多餘的再生電能轉化為氫保存,並輸送至需要的場所使用。

氫能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國外氫能早已進入商轉運用的階段,將其應用在各種交通運輸、工業產電上。以氫能巴士為例,同樣行駛450公里,電能巴士需要花費6~8小時來進行充電,才能補足能源,而氫能僅需10~15鐘填充氫氣即可完成,中間省下來的時間,就足以再跑約450公里的路程了。由此可見,氫能所提供的電量有多可觀。

台灣國會氫能與潔淨能源促進會發起人趙天麟立委也認為,公共運輸業者在面對「公車全面電動化」的浪潮躊躇不前的原因,在於目前鋰電池充電較為緩慢,會影響到公車班次的調度,若能改用氫燃料電池,就可以解決這個困擾,但電池造價高,政府需要考量是否提供補助,讓業者願意更換氫燃料電池,才能加速公車全面電動化。

此外,台科大永續能源發展中心團隊,近期研究發現,使用工業廢水碘廢液電解製氫,過程僅須耗費電解水一半的能源,還可以回收碘,重新再利用,這對於需要處理碘廢液的產業將是一大福音。未來實驗團隊也將嘗試使用乙二醇、銅廢液等化合物進行實驗,讓製氫過程產生更多的附加價值。

臺灣氫能源發展趨勢|趙天麟立委對於氫能政策的願景

氫能產業是未來備受矚目的綠能趨勢,台灣也正在為達成2050年零碳排目標努力,積極研究氫能的未來規劃,預計2023年底就會開始實際使用氫能車與加氫站。而近期成立的「台灣國會氫能與潔淨能源促進會」,由趙天麟立委發起,獲得朝野跨黨派立委的支持,邀請40多位立法委員與產業相關人士共同成立,一同督促氫氣能源產業鏈的發展。而促進會期許能成為台灣推動潔淨能源的資源彙整平台,除了積極立法、推動政策外,更希望能教育民眾氫能相關知識,解除民眾對氫能安全性的疑慮,更會持續與其他國家交流氫能發展經驗,讓台灣與世界同步。

在成立大會上,趙天麟立委表示,美國、歐洲、日本、澳洲、韓國等國家已經推廣氫能產業多時,我們可以從各國氫能相關法規、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獎勵研究措施來借鏡參考,並妥善運用台灣完整氫能產業供應鏈的優勢,產出符合低碳標準的藍氫、綠氫,加強對餘氫純化技術的運用能力。同時出於戰略考量,建議與日本共組「能源安保航線」,加深兩國合作關係,繼而一同面對未來可能的威脅。

氫能發展刻不容緩,只要產、官、學、研能一同努力,並積極擴展氫氣能源產業鏈,台灣將有機會成為氫能大國,在全球能源發展上佔有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風傳媒

TOP